網言網語丨不斷增強廉潔文化傳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印發以來,各地積極傳播廉潔理念,在全黨全社會營造和弘揚崇尚廉潔、抵制腐敗的良好風尚。近期,許多網友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留言板留言,分享了自己關于創新廉潔文化傳播方式,拓寬廉潔文化傳播渠道的看法建議。
結合實際 創新傳播
落葉飄零:推進廉潔文化創新傳播,要努力在結合各地實際上下功夫。比如,有的地方留存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可以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紅廉文化;有的地方少數民族文化氛圍濃厚,可以深挖少數民族文化中的廉潔因子;有的地方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可以從古代先賢的著作中尋“清”問“廉”;還有的地方自然景觀秀麗,可以在為群眾修建公共活動場所時,將廉潔文化植入其中......深挖本土資源,讓身邊人、身邊事、身邊物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發聲”,讓廉潔思想、廉潔理念在人們心中牢固樹立。
畫鄉清風:在我的家鄉浙江嘉興,當地始終將紅色文化和廉潔文化緊密融合,專門成立紅色廉政文化研究會,長期舉辦“紅船論壇”“清風講堂”,建設“南湖紅廉館”等百個紅色廉政教育基地,推出“南湖清風行”等十條紅廉之路,推動紅色廉潔文化傳播場景化、動起來,在守好紅色根脈、賡續精神血脈、呵護歷史文脈中書寫廉潔文化新篇章。

今年以來,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紀委監委深挖本地紅色資源,創新廉潔文化傳播方式,創編電視訪談節目——《勤廉夜話》。該節目展現了勤廉榜樣背后的故事,讓黨員干部在沉浸式教育中品味清風、正心修身。圖為《勤廉夜話》第二期拍攝現場。(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紀委監委供 饒蓓 攝)
堇荼如怡:今年以來,云南省安寧市紀委監委將廉潔文化建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把轄區內多個陣地串點成面,全方位、立體化傳播廉潔文化。轄區內,有的社區挖掘白族文化中的廉潔元素,建成白族文化村史陳列館,再現白族老一輩人的生活風貌和文化記憶,向參觀的黨員干部群眾傳遞白族“清白傳家”“琴鶴家聲”等千年不變的廉潔好家風。
寓教于樂 植廉于心
清風揚帆:有“人情味”的廉潔文化傳播更接地氣、更抵人心。近年來,我所在的地區充分挖掘地方歷史文化中的清廉元素,將名人故居、文化禮堂、民俗體驗館等場所納入廉潔文化陣地范疇,打造了清風館、戲劇長廊等廉潔文化微地標。同時,推出相關短視頻12期、繪制形成H5清廉地圖,觀看者半小時就可跟隨視頻“云打卡”,讓廉潔文化實現輕體量、廣傳播。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紀委監委組織開展“傳廉潔家風 揚清風正氣”活動,邀請婦女干部代表分享如何將廉潔理念融入家庭,以純正家風涵養廉潔清風。圖為婦女干部代表在活動現場進行交流。(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紀委監委供 張怡婷 攝)
浩然之氣:挖掘利用廉潔文化資源,要努力在“轉”和“新”這兩方面下功夫。“轉”即轉化內容,將廉潔文化資源轉化為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廉潔文化作品,轉化為接地氣、連民心的廉潔文化活動。“新”即創新宣傳載體和形式,既通過網絡、移動端等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也運用漫畫、沙畫等形式靈活展示,推動廉潔文化進一步深入人心、浸潤心靈。
洗心養正 培根鑄魂
小清:文以載道,成風化人。廉潔文化具有洗心養正、培根鑄魂的獨特作用,我們要把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基礎性工程,順應時與勢變化,緊貼時代發展,開展內涵豐富的廉潔教育活動,打造主題鮮明的廉潔文化陣地。通過一句句發人深省的警言、一幅幅痛擊頑疾的圖畫、一則則啟迪靈魂的故事,讓廉潔文化有聲有色、入腦入心。充分發揮廉潔文化“治未病”作用,引導黨員干部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高度警覺,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浙江省義烏市紀委監委活用本地資源,通過開展清廉家風等活動,引導全市黨員干部和群眾積極參與,從廉潔文化中汲取力量,更好地督促自己廉潔修身、從政、齊家。圖為在當地開展的廉潔文化活動中,戲劇演員扮演起本地古代廉吏,與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互動。(浙江省義烏市紀委監委供 黃靜雯 攝)
一清如水:清風拂面,廉潤人心。我所在的浙江省衢州市著力打造“南孔清風”廉潔品牌,組建起“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年輕干部們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身邊人、講身邊事,將黨的優良傳統帶到基層干部身邊,增強他們對廉潔文化的認同感。對一些偏遠山區及交通不便地區,通過直播進行講解互動,擴大宣講覆蓋面,不斷增強廉潔文化的傳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ㄖ醒爰o委國家監委網站 斯凌整理)
中國傳媒網摘編:亓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