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美麗中國建設丨馬蹄聲脆入祁連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奇 自甘肅報道

圖為近日,甘肅省山丹縣紀委監委干部會同山丹馬場紀委干部在馬場一場向牧民了解有關情況。王奇 攝
巖羊峭壁飛奔、蒼鷹盤桓云間……行走在祁連山麓,美景不期而遇。循著駿馬奔騰嘶鳴聲,記者來到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山丹馬場。
“這里在整改前,曾經有一片是簡易板房,散落著鋼筋、木板、泡沫等建材垃圾,植被遭到了破壞。”站在馬場草地上,眺望遠山埡口,甘肅省張掖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拿出整改前后的對比圖冊說道。如今,該處老芒麥、早熟禾、披堿草長勢繁茂,完全看不出昔日模樣。
山丹馬場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冷龍嶺北麓大馬營草原,占地面積約329萬畝,素有“絲路綠寶石”和“祁連明珠”的美譽,是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祁連山生態保護有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作用。
馬、軍號、牧馬人,是山丹馬場最動人的符號。在山丹馬場場史館,一幅騎馬開展禁牧區草原偷牧監督檢查的照片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中間的那個是我,咱們馬場可大著呢,除了眼前的草原,還有祁連山脈的溝溝壑壑。我們在巡查的過程中,車不好開的地方,就騎馬繼續走。”山丹馬場一場紀委干部黨政海向記者說道。
冷龍嶺,祁連山脈東段第一山。山頂云霧縹緲,山間云杉密布,山腳草甸繁茂……記者跟隨山丹縣紀委監委干部和山丹馬場紀委干部一起,步行在祁連山生態環保禁牧巡查路線上。
“山丹馬場處在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沿,我們就是祁連山自然生態系統的守護者。”山丹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縣紀委監委會同山丹馬場紀委督促相關部門嚴格落實自然保護區管理相關要求,通過部門聯合檢查、專項執法檢查等方式,定期開展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回頭看”,確保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不反彈、不回潮。
山丹馬場的生態環境變化是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成效的縮影。近年來,甘肅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監督保障祁連山生態環境整治和保護修復作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實踐,緊盯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反饋的突出問題,跟進監督、精準監督,為構筑綠水青山生態環境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我們深入祁連山自然保護區22個保護站逐一進行現場走訪和督促檢查,通過現場對照礦山、電站和圖斑查看修復治理情況,了解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向駐在部門提出工作建議,督促厘清職責,協調推進生態保護和整治修復工作,推動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全面完成整治。”甘肅省紀委監委駐省林草局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對記者表示。
甘肅省紀委監委駐省林草局紀檢監察組聯合駐在部門、祁連山保護區管護中心同向發力,對張掖、武威、金昌三市祁連山保護區生態修復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進一步提高發現問題的廣度和深度。
“我們推行‘月監督清單’制度,紀檢監察干部采取‘四不兩直’和常態蹲點等方式,深入祁連山腹地進行點穴式監督檢查。”張掖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該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線索直查直辦,對履職不力、監管不嚴、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發現一起、問責一起,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出張掖山丹,過武威天祝,到蘭州永登,沿著祁連山一路向東,記者來到了位于祁連山末端的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浪排村、連城村、東河沿村……一個個生態新村展現在記者眼前。
“咱們今天實地來看一下清單中序號3問題,‘針對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還需進一步加快’的完成情況。”蘭州市紀委監委干部帶記者來到永登縣連城鎮。打開印有“2023年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涉蘭問題監督清單”字樣的表格,記者首先看到的是“責任”兩個字,縱橫兩個坐標維度,包括整改問題、監督內容、整改責任單位、責任人、監督牽頭單位以及監督責任單位等要素,今年的政治監督重點一目了然。
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蘭州市西北部,地處祁連山東部冷龍嶺余脈地區,位于黃河流域湟水主要支流大通河中下游,生態區位十分重要。
“我們把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政治監督重要內容,納入日常監督清單,健全完善聯動監督、線索移送工作機制。市縣兩級紀委監委制定專項監督方案,督促涉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職能部門、永登縣及所轄鄉鎮的各級黨組織堅決扛起祁連山生態保護政治責任。”蘭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對記者說道。
來到保護區一處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點,記者看到滿目蒼翠、植被茂密。
“現在樹更綠了、水更清了、天更藍了,以前輕易看不到的動物,梅花鹿、馬鹿、旱獺、藍馬雞等好多國家級保護動物,現在經常出現在林區和村莊附近。”住在附近的村民張學兵見證了保護區村民生活的蝶變,曾經的“千瘡百孔”變為滿山蒼綠,村民們端起“生態飯碗”,腰包也鼓起來了。
“以前我們村子家家戶戶的收入主要靠種地,也就那點錢?,F在發展環境、生態環境更好了,大伙都搞起了中藥材種植、生態旅游,比以前多賺了不少。”張學兵說。
中國公眾信息網摘編:亓荃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