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文化論壇開幕
在交流互鑒中共享文明之光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侯顆 文子玉

圖為2023北京文化論壇主論壇現場。本網記者 侯顆 攝
9月14日,以“傳承·創新·互鑒”為永久主題、“傳承優秀文化 促進交流合作”為年度主題的2023北京文化論壇開幕。論壇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作家、藝術家和行業領軍人物,以及國際政要和文化領域國際機構負責人等600多名中外嘉賓出席。除主論壇外,還將舉辦和文化遺產、科技賦能、以文化人、文旅融合、文明互鑒等主題相關的5場平行論壇。
據了解,2023北京文化論壇升格為國家級、國際性論壇,成為支撐首都“四個中心”(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功能建設的重要平臺,也為我國面向世界開展文化交流、文明互鑒增添了一個新的重要窗口。
埃及文化部長納菲·齊拉尼把參加本次論壇,視為對兼具獨特歷史文化的中埃兩國友好關系的延續和強化。“埃及是非洲和中東地區第一個在其大學開設中文課程的國家。艾因夏姆斯大學在1958年開設了中文系。同樣,中國2002年在開羅創辦了非洲和中東地區首個中國文化中心。”她表示,文化關系是兩國之間的重要紐帶,期待共同深化兩國人民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實現世界性的寬容與和平文化。
希臘文化部副部長赫里斯托斯·季馬斯認為,本屆論壇為展現文化遺產重要性提供了平臺。“文化遺產不僅是人們瞻仰的對象,而且通過各國的相互理解、平等交流、通力合作,也將成為創造現代文明成就的靈感與起點。”赫里斯托斯·季馬斯說,希臘與中國在文化領域簽署了一系列諒解與合作備忘錄,兩國圍繞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遺產開展了一系列廣泛的文化交流活動,在思想領域上的碰撞豐富了兩國文化,并為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北京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的“雙奧之城”。主論壇現場,如何賡續千年文脈,擔負起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成為與會嘉賓討論的熱點。
作家王蒙提出,文化的連續性并不等于平坦和筆直,為什么飽經憂患的中華文明能夠綿延不斷?這說明了中華文明偉大頑強的生命力,她的愚公移山、精衛填海、臥薪嘗膽的奮斗精神,她的實事求是,自我調節的應變能力、消化能力、化解能力與智慧,都是無與倫比的。
“學習傳統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中國式的現代化,是建立人類命運的共同體,一方面要強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根基與淵源,一方面要強調中華文化文明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王蒙說。
作為兩屆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張藝謀認為,從北京奧運會到北京冬奧會,我們的人民愈發自信,文化愈發繁榮,無論是夏奧的雄渾壯烈,還是冬奧的遼闊空靈,都是對中國的文化表達,“這是因為我們始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靈感之源、創意之根。”
“我們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保持開放包容心態,努力挖掘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跨越時空、跨越國界,具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內容,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同時也借助奧運會這個全球性的盛大節日,與世界各國進行平衡真誠的文明對話、文化交流。”張藝謀表示,中國人越來越意識到自己與各國人民命運與共,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行動也越來越具有全球性、系統性的智慧。
開幕式現場還發布了“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2年度十件大事”,包括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文藝演出精彩紛呈;“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受到群眾廣泛好評;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在京落成;京杭大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里實現旅游通航;全國首個科幻產業集聚區整體亮相等。論壇舉辦期間,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我與地壇”北京書市等配套活動同時展開。
中國傳媒網摘編:亓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