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訊(潘思思 吳光輝)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是幸福的季節。高粱熟了紅滿天,桂花飄香滿枝頭,這或許是秋天的常態??墒?,在貴州省黎平縣雙江鎮,秋天卻別有一番風韻。

農家辣椒秋曬
城市尚余三分熱,秋光先到野人家。當昨夜的田野被秋風漸染,苗嶺梯田便被隆隆的“打谷機”聲吵醒,茂密的林蔭下朵朵靈芝俏皮地鉆出地面,似乎在享受秋日里斑駁的陽光,農家吊腳樓里,一串串辣椒曬紅了半邊天……金色的稻谷、火紅的辣椒與村民的笑臉輝映出喜樂融融的甜美畫卷,豐富的“菜藍子”,充實的“錢袋子”,充盈了共同富裕的美麗底色。

梯田秋收風光
古人說,一葉落知天下秋。窗外的落葉打著旋輕輕飄落,一片接著一片,直到鋪滿小院子,這也許是秋天的真實寫照,然而,雙江的秋天可不大一樣。清晨,當我推開窗門,迎面撲來的是悠悠糯谷香,映入眼簾的是翻滾的稻浪和黃澄澄的玉米地,那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就像一壟壟金黃色的小珍珠。玉米地里,苞谷裂開了嘴兒,怒放綻開,向遠處望去,像一排排列隊的士兵,整齊劃一。

秋日里鉆出地面的靈芝
秋天的果園是美麗的,一個個小燈籠似的橘子掛滿了枝頭,房前的柿子樹上,大大小小的黃柿子擠在一起,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娃娃。不經意間,板栗裂開嘴,秋風吹來,一顆顆堅果從樹上蹦下,打在枯枝上、落葉上或棚頂,哆嗒哆嗒地響著,成為這個季節里最美的音符。

被秋風暈染的山林
秋天的菜園也很美,有羞紅了臉的辣椒,她們羞答答地躲在綠葉中,不過,你別小看她們,雖外表斯文,倘若嚼上一口,保證讓你淚流。矮矮的茄子樹上掛著一個個穿紫袍的茄子,全身長著非常軟的刺,像只小刺猬。南瓜則像一位莽漢,他直接掀開層層葉子,露出圓嘟嘟的肚皮窩在地上,在秋風里顯得有些微微醉意,別看他樣子難看,待到寒冬臘月時,“南瓜湯”可是村民最喜愛的一道美食。瞧,雙江的秋天很美吧!

秋收田里稻香魚肥
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秋天的到來本無聲無息,可是農民伯伯總是能很敏銳地捕捉到秋天的蹤跡,路過玉米地時,田間的伯伯說了一句:“秋天了,天也高了,也越來越藍了!”,我抬頭仰望天空,確實,天高云淡,就連早晚的風都涼了,站在田間,感受秋天撲面而來的氣息,看著人們放下飽食稻香的鐮刀,隨著彎腰從田里收起一筐筐肥美的稻花魚,笑容蕩漾了整個秋天。雙江的秋,無論是從舒適度還是空氣的清新度,都是最讓人感到愜意的。

美麗的層林秋色
因為秋天,素日里許多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種意境,秋風君臨千葉黃那是詩、是變換;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這便是牽掛、是鄉愁。在青山隱隱之間,那一片黃、一抹紅、一處綠是我們用宣紙無法渲染的,可謂是真正的“天工之筆”了。

秋日里靈芝大豐收
秋風凌荷,說的是一陣風吹過去,一陣風又吹過來,原本滿塘田田的蓮葉便亂了,然而,它的根莖卻很直,這使得荷塘別有一番風韻。

稻田里的快樂童年
雙江的秋天是幸福的,田野之間,還有一群小孩在嬉戲打鬧,隨著家人搬玉米、打稻谷、收靈芝,最顯眼的是他們用的都是自家手工編織的竹筐來裝玉米,或用編織袋裝靈芝,扛起來沉甸甸的,臉上是笑嘻嘻的,這樣多姿多彩的畫面,映出了秋天的生機,倒出了秋天的希望。在忙碌的秋收下,村民收拾院子曬玉米、稻谷、辣椒和靈芝,把這些都曬好過后,再把它們碼放得整整齊齊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勤耕細種雖然辛苦,喜得金秋倉滿糧。

雙江鎮四寨壩區秋日風光
伴著清爽秋風,我們年輕干部穿行于阡陌縱橫的田野中,訪民生、問民情、解民憂,用青春的激情推進駐村工作,在項目建設、基層治理、安全生產、鄉村振興等工作上擼起袖子,以“秋風之勁”直面困難,挑起重擔。我認為,新時代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遠離家鄉,而是為了讓家鄉變得更加美好,在鄉村振興最需要的時候,我們應該扎根基層,向村民學習、向農戶請教,唯有珍惜當下,努力向前,方能像秋天一樣收獲累累碩果。

秋日里志愿者幫村民裝袋稻谷
雙江的秋,對于每個農家來說,或許它的到來并不刻意,但卻悄悄營造出了盛大的喜慶氛圍,不僅點綴著孩子們的童年,斑斕了歲月,秋天里的明月清風還給我心靈上的啟迪,讓苗山侗寨里一枝一葉總關情……
中國公共新聞網責任編輯:亓淦玉 |